“木朵兄”视频号 会员列表
主题 : 木朵:答徐芜城:散文能否如虎添翼
级别: 创办人
0楼  发表于: 2016-12-31  

木朵:答徐芜城:散文能否如虎添翼




芜城兄:

  你好!很感谢你对我的警示。关于文学批评,我的宏愿并不是要成为一个厉害的批评家。坦率地说,我目前所从事的散文写作,都是对自己阅读史的一种憧憬与模仿,我是根据自己阅读一些批评著作的感受,来搭建自己的批评框架,确实没有经历一个全日制式的艰苦训练的学徒期,底子很浅。是一种野路子:从诗中找到线索,从先人的批评术语中找到老虎钳,于是,就开始了一个批评者的左顾右盼。我会不断强化自己对“文学批评”的已有的领悟,并变得顽固不化,以为自己触摸到了崖顶。我现在承认自己还做得不好,并且对朋友们认为我有一些批评家的手腕感到不安,我其实只是在谈论一种创作体会、观感,以及对一个作者创作时心灵状态的揣测,也就是伽达默尔所言的“施莱尔马赫的特殊贡献是心理学解释”的生搬硬套。我用散文这一器官来消磨两首诗之间的空闲,所以写得很多,而且对很多作者的特点都敢于去谈论与推测,包括访谈录也是我想象中的一种诗学散文。但是,我已经感到有些疲倦了,会停下散文写作和访谈录这一方面工作,进行前段时期劳动的反思。当我一想到自己这种缺乏缜密体系的批评套路不能令苛刻的读者满意时,就会寻求退路,把自己藏起来,继续休养生息。我所心仪的那些散文高手,在他们的学术研究范畴内,既有建立体系的历久弥新,又有残酷地摧毁这个巍峨体系的决心,我是从他们那里一点一滴积攒从事文学批评的信心的。我当然会渴望有一篇散文写得跟他们的某一次出手一样精彩。我把这种广泛的寻亲访友——求是之旅——称之为一个孤独的诗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工作。我阅读过太多的健在诗人的作品,带着一种发现杰作的使命感:我被自己所意识到的这种可爱的使命感敦促与鼓励。如你所言,我确实有必要收缩战线,避免广种薄收似的随机调查。我希望自己变得更沉稳、更舒缓,呆如木鸡,而不是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求必应(甚至主动出击)的职业批评家。应当说,这些年写作散文的一个体会是,它们催促我更为细致地阅读(因为总想从他人的言谈中找到一种启发,或一个有趣的词眼),它们组合成一个漂亮的包袱。但我内心世界只有一个诗人的形象。我将守住这条底线。

木朵
2011.10.10
描述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