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介绍一个年轻人来向我学诗。
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我想瞧瞧看。
谈了半小时话,我很快知道他缺什么。
临走时送给他一册杜甫诗选。里面有
我密密麻麻的批注。我认为对他有用。
我高看了自己。给他施加了不小压力。
晚饭后我在灌木丛中捡回了杜甫诗选。
我的心碎了一地。但又看似毫发无损。
我不替杜甫叫屈。为我的克制力一辩:
年轻人一出现,我忍不住想倾囊相告。
我当即认为他应尽快补上杜甫这一课。
他笑纳了我的建议。他的情商不简单。
这已不是一本干净的杜甫诗选。给他
之前不是给他之后更不是,物归原主
才让我有不曾玷污人杰的侥幸。后来
在另一个场合,这个年轻人跟我讲起
他读杜甫的深切体会,我没有挑明他
读的不是我送给他的杜甫而是另一个。
他的情商不简单。但我老练地判断出
他还没有跟杜甫搭上关系。他所谈的
都是些皮毛。但他极力在掩饰这一点。
他刚刚得了一个奖。绕开杜甫能得奖,
增强了他对走其他捷径的信念。杜甫
给不了的他的贵人会给他。他在人群
划动双桨,游刃有余。我没办法把他
抓回来。抓到杜甫这条大船上。他不
信我,我浑身是劲都用不上。我痛失
给他忠告的资格,当他虚假感激杜甫。
20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