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朵兄”视频号 会员列表
主题 : 聂广友:古典集:致陈律兄
级别: 创办人
0楼  发表于: 2018-01-12  

聂广友:古典集:致陈律兄




对诗人王炜的一首近作(《风的路径》)
的阅读,反而印证了我自己的
一些东西,就是要写一个实在
(之前,先要获得它的“有”,像是
一个灵,思想能与肉体混合),一个
具体的实在,是这个具体的实在
在组织纷乱的语言有序,在塑造、
成形(成就)它们,在使它们进入到
像你所说“它们具有一种进入到
一场语言具体的思辨的展开(运动)
当中的能力,”这样一来,读他的诗
反而让我的焦虑消除了,反而是,
这个获得的印证解除了我一时的忧心,
我们都是拥有着同一个真相的诗人
【就像柏拉图说的那个“一”、本原,
但它同时又可以分身于“不定的二”,
分身于“多”,分身于各个不同的
具体理念,就像是,理念的分身于
有限世界,分身于各个具体的经验事物
(感官事物),而从本质上来讲,
这些经验事物都是对理念的具体模仿,
这就如同我和你说到的,只有看到
理念本身,见识到真相的人,才有能力
看到诸文学形象里的那个变形记
(这里,我们谈到《最后一个历史天使》一文),
它们有的其实是同一个永恒里的不同面目】,
而这个具体实在(的获得)就是对原型的
成功模仿,也可以看成是绝对实在于
历史当下的一个影像或短暂现身,
具体的实在有了,他可能比我多的是
更具有一种对具体实在的分析能力的
知识(或者说,是他具有的这个具体实在
本身更具有——更倾向于——这样的分析
能力本身,而我有的是一种对个人具体实在
的更深刻的个人体验(个人经验),
或者说,相对于个人具体实在的一种更
积极的外在表现,它表现得更安静而
更持守内在特征,而我觉得,
这种更具个人深刻体验的个人具体实在
(即我常说的“有的获得”)更加实在、朴素,
也更本事、本身,这样说,并不意味着
我不要去获得那些知识,它反而催促我
自身需要更多的知识去匹配,或者说
去有能力分析、实践这种已然获得的更具个人深刻直观
能力的个人的具体实在,或者说,
我要去更改自己写作文体风格(倾向)的
一种即时想法是对我本身阅读的一种反对,
我要的其实是用更多的知识来拓宽这种
具有更多持守内在特征的个人具体实在本身,
或者说加强个人具体实在自身它更积极的
一面(这让我想到谢林后期对过于安静
的一元论的不满,而在他的本原论里
增加了“二”这个第二本原),让它更多地
投入到一种自身的创造中,而具有一种
更饱满、现代性的时代特征,更多承担地
参与到当代政治生活的辨论中去,
但仍然是,对个人具体实在的内在特征的持守
仍是诸原因里的原因本身,其它则是
对它的辅助、补充,即辅助原因,
即让你的具有更深刻个人体验的个人具体
实在更有力量(不如说更具意志)去参与各种
即时(历史)的,或者说即兴的语言、思想的
辩论运动之中,这种辨论也不是为了辩论本身,
而是个人具体实在此时的需要,它因此
能在自身运动中去呈现自身,去创造,而这
仍然印证了我一向奉行的那个古典主义观点。
描述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