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朵兄”视频号 会员列表
主题 : 直播素材:诗人塑造劳作者形象
级别: 创办人
0楼  发表于: 2024-05-03  

直播素材:诗人塑造劳作者形象




讲义要点:
❶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喜欢写关于工作的诗——关于体力劳动的——他发现在体力劳动中有着提喻的意象:诗中的“割草”象征着更广阔的心灵和精神活动。从这首诗的第一行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首诗不只是关于割草的诗。为什么这树林边“没有”任何声音,只是除了一种声音?弗罗斯特把这里的割草和任何纯体力劳动的行为分别出来。这里的割草是一个把诗人隔离出来的精神行动(这是弗罗斯特的作品中非常喜爱的主题)。诗人——这里的“割草”相当于写诗——完全专注于他的工作,能产生意义的工作。似乎是为了强化这一关联,镰刀被说成是在“低语”。它低语些什么?弗罗斯特遵循浪漫主义传统,对文学作品的意图并没有做出特别的强调。一个诗人的意图是随机“偶发”。因此,割草者说“我自己也搞不清楚”他的行为产生出了什么意义。 (节选自杰伊·帕里尼《弗罗斯特和生存之诗》,雷武铃 译)
❷菲利普·拉金(1922-1985)被公认为是继T.S.艾略特之后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英国诗人。在20世纪现代主义风潮盛行时,他一反庞德与艾略特以来晦涩、“学问化”的现代主义路径,主张坚守“英国精神”,回归英诗的格律传统,以一种散文般质朴、晓畅的语言抒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个人经验。战后英国居民的生存与精神困境是拉金最常涉及的主题,当时成长于战前与战后断层中的一代人面临着社会的束缚和宗教信仰的丧失,而拉金作品中的冷静、忧郁、幽默与讽刺,恰恰刻画出这一代英国人的精神肖像。
❸像除草、挖土、砌墙这一类的体力活,既要求诗人参与其中,是一个实践者,是大地之子,同时也需要诗人从劳动场合中解放出来,超脱出来,成为面对劳动场面和劳动中的人的一个记录者、反思者、评判者。割草既可以是割草本身,也可以是一种类比法,使人想象到诗歌创作也类似于割草、挖土、砌墙,为人们理解诗歌创作活动(乃至运行原理),提供一个更形象的切入口。爱劳动者爱诗歌。
❹割草,作为一个劳动项目,或作为所有劳动项目的一个代表,必定有一个工作流程。那么,诗人在描写一个割草过程或割草者形象时所采用的流程是否和劳动进度保持同步?诗人在一首诗的运作过程中,能否更新对割草流程的认识?诗的文法运动能否媲美于割草的井然有序的流程?诗人在复述割草的劳动场景时,会采取怎样的应对之法?
❺一个简单的劳动过程有什么看头呢?写一个割草的场景或一个割草的人的形象,有什么看点呢?割草能割出什么样的名堂来呢?能为诗人收割什么样的奇异景象呢?割草,作为一个诗歌主题,能有怎样的作为呢?割草能否营造出某种深刻的情感?比如嫉恶如仇、真诚、仁慈等等。如何将割草的行为上升为一种情感操练?






除草(765年)
杜甫

草有害于人,曾何生阻修。
其毒甚蜂虿,其多弥道周。
清晨步前林,江色未散忧。
芒刺在我眼,焉能待高秋。
霜露一沾凝,蕙叶亦难留。
荷锄先童稚,日入仍讨求。
转致水中央,岂无双钓舟。
顽根易滋蔓,敢使依旧丘。
自兹藩篱旷,更觉松竹幽。
芟夷不可阙,疾恶信如仇。




罗伯特·弗罗斯特:割草
顾子欣 译

林边一片寂静,只有一个声音,
那是我的长镰刀与大地在低语。
它在低语什么呢?我也不很清楚;
也许是关于太阳怎么这样热,
也许是关于周围怎么这样静——
因而它只是低语,而不大声说。
这不是闲暇时光赠予的梦,
或从精灵手上巧取的黄金:
任何超现实的东西都显得太轻微,
不如用真诚的爱把牧场梳理成行,
会割掉一些花带着柔嫩的花穗,
(淡色的兰花),会吓走闪亮的青蛇。
真实是劳动熟知的最甜蜜的梦,
我的长镰刀边低语边留下草成堆。




菲利普·拉金:割草机
舒丹丹 译
        
割草机熄火了,两次;跪下来,我发现
一只刺猬卡在了刀刃上,
死了。它一直呆在长长的草里。
        
从前我见过它,甚至还给它喂过食,一次。
现在我伤害了它悄无声息的世界,
无法弥补。埋葬也无济于事:
        
第二天早上我起床,而它却不会了。
死亡后的第一天,新的缺席
总是如此;我们早该彼此
        
当心,早该心怀仁慈,
当一切还来得及。
描述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