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是什么山,江是什么江?
这是首先要点明的主题。
山水既在地理中,也在画卷中,
但还在雕梁画柱间,在人心里。
最初看到的是山水的基本形态。
画卷中的山水是如何从二维平面
轻轻跃起,进入并拓展四维空间?
诗人站在画里画外的最佳落脚点。
一会儿讶异松杉寒气逼人太甚,
一会儿嗅到了菱荇灵性的香气。
众多的画面元素如何罗列?
在句式上至少要有四种讲究。
水波怎么样?青山怎么样?
这是最基本的主谓结构模型,
以之为基调;观众觉得怎么样?
疑心什么?客体置于被动的位置上,
这是一个起码的变化。接着来。
拈出洲蕊和石萝各自两个特性,
一前一后,左右搭配,颇合
五言的气度,这也是基本句型。
最后挑出两个单字的画面元素
做否定性认识的廓清,一言蔽之。
穿插领会并赞叹画功的虚实轻重,
尤其是藏主的幽兴激昂胸有丘壑。
如此一来,座中唏嘘不已也好,
拍手称绝也罢,一样都不少,
既在画中,也在人情世故中。
更在诗中。唯有诗难忘今宵。
2023.6.15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得忘字
杜甫
沱水流中座,岷山到此堂。
白波吹粉壁,青嶂插雕梁。
直讶杉松冷,兼疑菱荇香。
雪云虚点缀,沙草得微茫。
岭雁随毫末,川蜺饮练光。
霏红洲蕊乱,拂黛石萝长。
谷暗非关雨,枫丹不为霜。
秋成玄圃外,景物洞庭旁。
绘事功殊绝,幽襟兴激昂。
从来谢太傅,丘壑道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