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 译
也许你是看的高手感觉方面却很低能
因为你完全不守规矩。
万物必有方式,
事事皆有方式,爱也有。
无论谁掌握了看见田野上的青草便看见田野的方式
都不会盲目到让人们凭空去感觉。
我爱了却无回报,事情了结时我终于看清,
因为你不像生来就有人爱倒像是碰巧被爱。
她美丽的头发和嘴唇像从前一样,
我也像从前一样孤零零在田野上。
可能我的头一直低垂,
想到这儿,我就一直昂着头
金色的太阳晒干我停不下来的泪珠。
田野太大爱情渺小!
我看,我遗忘,像河水枯竭,像树木落叶。
我不知怎么说因为我在感觉。
我听着我的声音好像别人的声音。
我的声音说到她好像是别人在说。
她的金发犹如阳光下金色的麦子,
她开口说的是言词中没有的事情。
她笑,牙齿洁白如河水中的石头。
1929.11.8
木朵点评:费尔南多·佩索阿在他的诗学散文《感觉主义宣言》中,提到“理解一个人的想法就是反对他,理解一个人的感觉就是成为他”。作为这首诗的读者,我们要理解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及在这种向往中产生的感觉,就要成为诗中的那个当事人。然而,诗人也想成为他理想中的那个牧羊人。作为一个诗人,他也在谈论一个牧羊人角色的感觉,或者说是一个更纯粹的自我形象应用的感觉。他想成为怹。成为他的总和中的那个最明亮的、不再陷入纠葛中的自我。所以,总体的自我正在认认真真地理解那个纯粹自我的感觉,并想立即成为那个人。诗在人称变化上有过由你向我转换,其中倚赖了一个中介“无论谁”,一个带有通过毅然决然的、笼统性的否定性说明,这是诗一开始处于的一种总体的自我状况,必须转换为纯粹的自我。读者首先要成为诗人(理解他的感觉),然后再顺着他的感觉,找到牧羊人的感觉。快点来嗯,在双重感觉的洪流中,读者不能偏离航道,不能被语言的漩涡所吞噬,最终才可能在爱的宣言中与感觉主义者一一不期而遇。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并不赞成自我以及他未来的读者去理解那个作为被爱者的女性的感觉。他本人从没有试图去理解被爱者的感觉。他不想成为那个她(而是想得到她,但这也不容易办到)。他只是想成为一个更好的自我(这是诗人主观能动性所可达到的),在一次恋爱过程中,完成一次自我的升华和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