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阿汉 译
诗跟沉默有关。有时她就是一首无声的沉默的歌。这里主要关注的是,诗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处理隐藏的无法形容的东西。在这方面,她有类似于绘画和音乐的特点。她有能力传递物质的另一面,而物质的另一面的特性是内在的无法被触摸、看得见和告知。它跟精神有关。它有着不同的层次。如果说人类的思想和直觉是其中之一,人类创造的文化是它的另一种存在方式。这条途径的顶端或天花板是一个非常微妙的跟造物主(上帝)有关的概念。
诗人尼尔斯.哈夫的诗“麻醉师们讨论天文学” (The Anesthtetists Discuss Astronomy) 想表达的就是隐藏的无法被触摸、看见或告知的本质性东西。诗文由三节组成。中间有一个两行的段落。诗人通过三个诗节呈现了彼此有联系的三个不同的场景。你可以把它当作一张动态的漫画。这就是全部内容。诗人在这里什么也没说,他只画了一些场景。第一幕是医生和病人在电梯里的场面。医生们在谈论太空。病人在沉默。他因该是在担心自己病情。医生们说话无忧无虑。这幅画本身就暗藏着悖论。它使人联想到疾病、升天(比如说,天使)、死亡和人类禀性中的愚昧,麻木。下一节讲的是空间的随想。就像一幅画。无限的空间浮现在您的脑海中。在那无限的宇宙里,也许有一个星球正像我们的地球,还说,“我们并不孤单”。在此我想提醒一下,说此句的是医生。他们谈到太空,想到地球,说天,说地,说“我们并不孤单”,就不关注眼前人,那个无声地想着自己的病情,手术,甚至死亡的孤独的病人。也是一个荒谬,矛盾的场景!悖论重叠悖论。荒谬跟随。接下来出现单独两行。诗人对读者想表达的就在这两行诗中。”现在是十二月”他说,今日是冰和雪交加的雨天。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是阴冷多雨的月份。这两行概括了整首诗的气氛。如果我们把以上诗句中的“我们并不孤单”看作是人对善良、温暖和互相亲密的相望和追求,那么“十二月”在这里的意思正好相反——残酷、寒冷、残酷。在此,诗人个人的心智经验精确地跻身于出。一种本质的悲剧性生命地形图。从中浮现出以死亡告终的旅程所唤起的冷伐和恐惧感。这首诗歌应该到此就结束了。最后一节是对前两节的另一种表述。病人在候车室中等待。他在翻阅一本破旧的杂志。诗人在诗的结尾处写到:“只有一句祷告”。候车室的场景让人立刻联想起生命的旅程。它也呼应了“现在是十二月”这句话,日子过得就像杂志不断翻开的页面。在这个过程中,人等待着最后的时刻,那个为自己而响起的钟声。生的本质就是贯穿一生的等待。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只有一句祷告” 也可以被认为多余或忽略。
诗歌是想象性的意志,动态感,是一种无声的意象群。她可能是虚构的,但必须得清澈。体现她的应该是诗人的内在创作感和本能。只有穿透诗人心境的意象才是真实的、清晰的、生动的。无论诗人天才的发挥,还是诗歌独特的境界,都因从这个层面挖出。无声的意象也许不告诉你任何概念,但她能向你打开触摸事物的无限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诗歌是你与他着(the other)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以上诗歌只有三个小节,却完整地表达了无限的隐喻。
(尼尔斯.哈夫«The Anesthtetists Discuss Astronomy» 诗歌哈萨克译文发表时附加的短文)
尼尔斯·哈夫(Niels Hav)
麻醉师们在讨论天文学
麻醉师们在讨论天文学
他们在电梯里上升
病人坐着出租车
在家人陪同下或独自到来
宇宙
由1000亿个星系构成
如果存在有情文明
我们所在的行星只是百万个之一
我们并不孤单
外面:冷雨淅沥
这是十二月
一位病患
坐在候车室
一堆翻破边的杂志中间
他陈旧不堪的生活
只有一句祷告
P.K. Brask英译
殷晓媛(YIN Xiaoyuan) 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