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朵兄”视频号 会员列表
主题 : 谭夏阳:菠萝
级别: 创办人
0楼  发表于: 2021-10-17  

谭夏阳:菠萝




它有修行的耐心。荆棘般的
叶丛、绿色的袈裟、生涩的舌头
使它缄默在咒语的中心——
一个端坐的睡佛。
作为高密度的奇崛意象,那些
外延性意旨、爆炸式比喻
统统都收归腹中:里面储备着流水
亚热带风暴,还有逐渐膨大与变甜的
词语。此刻的菠萝,只想将自己
简化为一只善于趴窝的母鸡——
如何孵化自己,成了
修行的功课。
红土地上的风车,搅动着白云
和阳光,再给多几天南方的好天气
果实就会泛滥成一片
“菠萝的海”——
集体性的收割,统一的形体与
味蕾,对抗着气候、方言和两岸政治
如同棉花的立场。
在宏大的田野颂歌里
做一只特行独立的菠萝意味着
走向流放的命途:在大陆的最南端。
但它决心成为一幅画,或者成为
一首诗中某个闪光的句子
携着晨光、面包、牛奶以及
浸淫思想的汁液——
当它抵达诗人的餐桌,它就获得了
颤动的言说的舌头。

(赠阿翔)
级别: 创办人
1楼  发表于: 2021-10-19  
木朵点评:看起来诗人打算拉开架势写一首咏物诗。但在开展的进度中,读者愈发觉得这是一首言志诗。“菠萝的海”这个谐音梗注定了这首诗机智于不是去谈论一位诗人对菠萝特性的新认知,也不是通过菠萝来赞美劳动人民或者描述最近的贸易状况和经济大势,而是来谈论一只菠萝(万中选一的一只菠萝)意味着什么,以及诗人对这一意味的反思(诗要跟上这一意味,准确无误地记录下这一跟踪调查的结果,以诗思的方式保存好来自生活现场的种种异味),最终要落实到诗是什么、诗的意义怎么获等一系列基本诗学问题的解答机制上。以诗论诗,在诗中谈论诗(诗的法则,诗的政治,诗的意味),落脚于一种诗学范畴之中,这也是自觉的诗人正在经历的难关。我很欣喜地看到谭夏阳(1979-)的作品中正飘扬着诗学的劲风!在诗中谈论诸多的诗学问题已经成为他近年的写作主题。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这个阶段十分美好。有时候挺孤独、虚无的,毕竟与菠萝的生物属性或经济账相比,菠萝的精神意味(的探究)显得不合时宜,背离经济生活的紧迫感,与稻粱谋拉开了距离。但是凭借对诗实践的着魔,对诗学诸事项的热忱,一切都不是问题。挺过去,借题发挥之际,越写越开阔、深入、精湛。(读者注意没有,这类带有雄辩色彩的诗往往不分节,一口气顺势而下,破折号就像是思想的跳板,任由各类思潮鱼贯而入,兼容并蓄,虽参差不齐却又能快速形成观念奔涌的合力?)今天是菠萝,明天是海螺,后天又是一棵罗汉松,万物皆备于我,这正是闯关的诗人最迷人的一个创作阶段。
描述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