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朵兄”视频号 会员列表
主题 : 曾纪虎:门与玫瑰
级别: 创办人
0楼  发表于: 2022-09-02  

曾纪虎:门与玫瑰




梦境中出现门许是十分常见
也或许有人做过门的符号研究及分析
入夏后我做过几个与门有关的梦;

与年轻时在梦中意识到的有些不同了
我只可意会,无法转化为视觉描述
并且与一些农作物的抽空的线条构建混杂一起。

实话说,这些混杂十分美妙
沉入到奇异的前符号状态中。

世人,在您面前会浮动一支玫瑰。

在有如视网膜的凸起的球面上滑动
后来,站在一根不可名状的弧线上;它变化——
它的消失减弱了哀恸的俗世性。
级别: 创办人
1楼  发表于: 2022-09-03  
(应约为“诗同读”写一个短评)这首诗到了“与……混杂(在)一起”这个句法结构亮相的时刻,陡然一变,突然生气勃勃,至此,梦中人杂乱无序的感觉,意会与意识、无法与办法、年轻与不年轻、梦与现实、二元论与三分法等等各种信息、表象、意念,就像庄稼一样开始井然有序地呈现在大地之上。可见句法结构恰逢其时地为诗人的这片庄稼地施了肥。于是“混杂”这个动词名词化了,带着应有的诗意笔挺地开拓出一条新路,梦境也就变成可见、可信、可评述的对象,读者再也不会去关切诗人到底做了一个怎样的梦,而是由着他去论述梦中的混杂这一可想而知也众所周知的基本特性。(谈论混杂,那就不是明了说了算,混杂应当在一种有意为之的混杂效果中得到表述。)混杂的出现是一种句法结构的努力所促成的效果,随后去谈论这种混杂带给人的美妙感觉,则是文法结构承上启下的运动效果。于是,面子上看得过去,你能看见梦中的混杂与门道,就能看见梦中的玫瑰,就能感受到夹叙夹议中那种随机性如何向饱满的必然性跃进的速度。最后一节出现了“后来”这个时间副词,这是文法结构的确收拾得一干二净的表示。这是一个梦中梦。如果你被诗的最后一行那压箱底的哀恸色彩所吸引,我的建议是,你要注意到这一行另有“消失”这个动词,它与诗的第一行哪个词可以构成一组对应关系?啊,这遥相呼应的正是这首诗自上而下诗人苦苦追求、孜孜探索的文法结构的魅力。
描述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