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朵《纪行诗的时间意味》选段:
如果诗这一次要追忆刚刚发生的一件事中两个步骤,完全不必遵循事发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比如几个朋友先在一起聚餐,之后再一起去爬山,从写作者的立场来看,他完全可以听命于写作时间状态冥冥中的安排,完全以一种倒叙的策略从爬山(的体悟)这一环节写起(在诗稍后的位置才提起爬山之前有过那么一次聚餐)。毕竟聚餐也好,爬山也好,时序上的孰先孰后都不要紧,要紧的是对于天上人间来说,这一天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日子?这一天出现了这样的人?这一天恰好是农历八月十八日,是中秋节之后紧邻的一个偏移之日,一个仍然可以赏月的守信之夜。可见在种种时间或时序的安排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时间范畴。既有一个时间套着另一个时间的环环相扣之感,又有一个时间赶着另一个时间的催促之意。从事情生成的顺序来看,先有什么后有什么,这是由不得人加以更改的,要不然就违背了事实之真的基本诉求,但是,从写作所自带的回忆装置角度来看,由近及远的策略恰恰会使得后发生的一个步骤离写作思绪更近,是回忆链条中的一个先发元素,于是,真事发生的先后关系被回忆装置里的先后关系给逆转了。可见,即使再较真的诗人也不会固守单一形式的先后关系,反而更乐意在事态向诗意的转换过程中寻找令自己神魂颠倒的种种因缘,并将自己竭力追求某个核心意象、某个强劲诗意的目标当成最后要达成的步骤,且不管这个作为写作愿景的步骤是不是在真事发生过程中一个靠前的位置上。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杜甫
1
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
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
谷口旧相得,濠梁同见招。
平生为幽兴,未惜马蹄遥。
备注:
①753年初夏,与友人去造访友人的友人。
②此番出行,玩得尽兴,并非走马观花,所见所闻不是一首短诗能装得下,须以组诗予以记录。
③诗的体例有了预计,组诗的结构力学就开始使劲,考虑这首诗怎么大开大合。
④整首诗(的第一章)就从一个“新知”入手写起。
2
百顷风潭上,千章夏木清。
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
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
备注:
①点明时节为“夏”,随后诸多植物摇曳多姿,都跟时节有关。
②看起来,这次出游受到了对方的盛情款待,第二章就吃上了“饭”。
③出游见闻侧重于何将军作陪之后徐徐展开,处于一种三人同行的局面之中,而不是大谈去途(见到“东家”之前)中的见闻。
3
万里戎王子,何年别月支?
异花开绝域,滋蔓匝清池。
汉使徒空到,神农竟不知。
露翻兼雨打,开坼渐离披。
备注:
①接下来,就要开始瞪大眼睛,将周边环境看个够。
②当然免不了恭维东家的“实力”,张骞、神农办不到的事,何将军给办了,多有面子。
③“渐”,一个外来的客人刚刚到这里,就看出了一个事物消损的进度。
4
旁舍连高竹,疏篱带晚花。
碾涡深没马,藤蔓曲藏蛇。
词赋工无益,山林迹未赊。
尽捻书籍卖,来问尔东家。
备注:
①镇宅之花开完,以之为中心,向四周拓展视野。
②没马如果是实事,表明何将军带路,不是步行,而是骑马出行。
③没马不一定为实事,可能是暗忖,正如藏蛇也是估计与想象。
④看到人家过得好,不免自怜自爱起来,求职无望也可能隐迹山林,跟何将军做邻居。
5
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银甲弹筝用,金鱼换酒来。
兴移无洒扫,随意坐莓苔。
备注:
①折,也是植物身上透露的一个进度,与上述中的“渐”、“带”情形思相近。
②笋(对应上章之竹)、梅(呼应上章之花),对应着具体的时节,看看是不是初夏的存在。
③“兴”,第一章作为目标设定,本章则已经落实为一个体验。
④“坐”,已经下马了,随便找个地方坐下来聊天。
6
风磴吹阴雪,云门吼瀑泉。
酒醒思卧簟,衣冷欲装绵。
野老来看客,河鱼不取钱。
只疑淳朴处,自有一山川。
备注:
①浪花似雪,乃瀑布之造势也,并非夏雪纷飞,乱了章法。
②“野老”出现,算是第四人,没有构成打扰,确是一个实事。
③这个避暑胜地不是一个鬼地方而是好去处,民风淳朴处,该有的自然会有。
④景点有瀑布,文人雅士相聚,那是必看的项目,主人也肯定为之津津乐道。
7
棘树寒云色,茵蔯春藕香。
脆添生菜美,阴益食单凉。
野鹤清晨出,山精白日藏。
石林蟠水府,百里独苍苍。
备注:
①看得更仔细了,入得山林,采撷更多周边元素,诗意拓展顺理成章。
②虚虚实实,有的看到了,有的尝到了,有的想到了。
③野鹤,如同第四章的“没马”或“藏蛇”,亦真亦幻。
④清晨一说,并不一定是翌日早晨的游历,而是想象那个时候有什么存在。
8
忆过杨柳渚,走马定昆池。
醉把青荷叶,狂遗白接瞝。
刺船思郢客,解水乞吴儿。
坐对秦山晚,江湖兴颇随。
备注:
①正当经过杨柳渚时没写,过了身再回头忆起,但这一过也只是白驹过隙。
②掉了白巾小帽,使人想起“羞将短发还吹帽”(《九日蓝田崔氏庄》,758年)。
③到了傍晚,又坐上船了。看来一连串换乘,非一日所为,乃盘桓数日方可。
9
床上书连屋,阶前树拂云。
将军不好武,稚子总能文。
醒酒微风入,听诗静夜分。
絺衣挂萝薜,凉月白纷纷。
备注:
①由外而里,进入何将军家宅内部,了解其家庭构成。
②又是一个夜晚,又是酒意阑珊,免不了聊聊诗话。
③连屋、拂云、挂衣,都为听诗做足了铺垫。
④涉足诗文,即击中心坎,乃增进友谊之秘诀。
10
幽意忽不惬,归期无奈何。
出门流水住,回首白云多。
自笑灯前舞,谁怜醉後歌。
只应与朋好,风雨亦来过。
备注:
①不惬,与第一章一开头的“不识”遥相呼应,否定词为中项,所向披靡。
②要分别了,挺怀念这些相处的日子,以及日子里的窘态和醉意。
③我来过了,我看到了,我成为了,三个叠进的自我形象已经塑造完毕。
④试问“白云”在这个组诗中出现过几次?或者问,哪个意象最频密出现?
译文:
以前我不认识来南塘的道路,今日才见识这里的第五桥。名贵的园林依傍着涔涔绿水,一丛丛野竹直上青霄。仿佛与谷口的郑子真旧日相交,一同游览濠梁。平生为了寻找幽境胜景,从来就不怕路途遥远。
百顷水潭上春风荡漾,夏天里树木千重,郁郁青青。树上水果压枝低,树叶相连,隐蔽着莺巢。把活鲜的鲫鱼切成银丝煲脍,用碧水涧傍的香芹熬成香羹。这分明是在越中吃晚饭啊,哪里是在陕西的柁楼底下用餐呢?
戎王子花远来万里,何年何月告别月支故土?异国绝域的珍贵花儿,如今在你的清水池塘四周滋生开放。汉使张骞当年都不曾把这花带回,真是徒然到了月支一回,连神农也不知道有这样美妙的鲜花。可惜的是这鲜花经过露凋雨打,真是绿肥红瘦,日益消损。
高高的绿竹在舍旁连成一片,稀疏的篱笆下花儿凋零,落英缤纷。碾米的碾涡深深可以装下骏马,藤蔓弯弯足以隐藏蛇虫。我虽然工于写词作赋,可是没有任何经济效益,估计去山林隐居的日子也不远了。不如把诗书典籍全卖了,和你一起隐居算了。
园中的水塘如沧江涌来,假山是开采的碣石堆成。风儿吹折了绿笋,枝枝下垂;雨儿催肥了红梅,朵朵绽开。银子做的指甲是弹铮所用,随身佩带的金鱼小饰品可以用来换酒喝兴致高昂,无须洒扫庭院,大家随意坐在莓苔上喝喝酒吧。
高高的山岩的石阶上狂风吹扬起白雪,细一看,原来是云门上流下的瀑布在怒吼。酒醒了就想在竹簟上睡上一觉,衣单天冷想穿绵衣。山野的老人来看做客的我,并我送河鱼,不要一分钱。此处淳朴可爱,不亚于陶渊明的桃花源。
小枣树下一片灰蒙蒙的寒云色,茵蔯与春藕共香。生菜又脆又美味,坐在树下的布单上吃生菜,颇感阴凉。野鹤清晨即出,山中的精灵在白天都躲藏了起来。石林邻近蟠龙水晶宫,方圆百里,茫茫苍苍。
回忆起游玩杨柳渚的情景,曾经也在定昆池飞马驰骋。醉来把玩青青的荷叶,狂欢之中把白巾小帽也给丢失了。看到那撑船的小伙子就想起郢中的船夫,他们熟悉水性如同江南的吴儿。我们一直坐着饮酒,看斜阳落下秦山,游玩江湖兴致依然不减。
你的床上书堆成山高,连接屋顶,阶前庭院绿树袅袅飘拂云烟。你身为将军却不好兵黩武,你的儿子真是块读书的料。微风吹来,恰好为你醒酒,静夜无事,听听吟诗颂词。你把细葛布衣挂在萝薜藤上,中天凉月如秋水洒满大地,一片雪白。
我一想到要回家的日期,心里就很不爽,却也无可奈何,总不能一辈子作客。出得门来,溪中流水潺潺;回首一顾,山上白云婀娜,总也放不下留恋的情怀。想这几天灯前乱舞自娱,酩酊后的歌声倾吐了我的心声,可是有谁怜悯。只有老郑老何你哥儿俩跟我知心知肺,我们约定,下次不管刮风也好,下雨也好,一定旧地重游!